3月9日,北京圆明园内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行走活动。北京市文旅局第二批导游重点团队建设项目领军人、金牌导游于桂淑和伍晶老师联合组织带领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协会导游分会90余名会员徒步探访圆明园遗址。这场以“行走历史·传承文明”为主题的活动,不仅是一场文旅融合的实践课,更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文化自信的生动课堂。

59f9360758a03638a57e3df217aced4.jpg

深耕历史文化,以专业赋能文旅传承。

作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协会导游分会的理事,重点团队带头人 ,于桂淑在旅游行业中,身兼多重身份:世界文化遗产资深讲解员、初、中级导游考试培训导师、亲子研学与红色教育项目策划人。她以“精研历史、深耕文化”为准则,将清代皇家园林、红色教育资源与北京城市文脉串联成线,形成独具特色的讲解体系。以严谨的学术考据与生动的叙事风格广受业界好评和游客的肯定和赞扬。

废墟中叩问历史,行走间传递文明。

本次圆明园徒步活动,团队精心设计了一条“时空对话”路线:从藻园门出发,经长春仙馆、九州清晏、万方安和等核心遗址区,结合建筑残迹、历史档案与诗词文献,系统梳理圆明园1860年劫难前后的沧桑巨变。在断壁残垣前,她以“乾隆皇帝与园林艺术”“中西合璧建筑密码”为切入点,剖析文化遗产背后的民族智慧;通过对比鼎盛时期的“万园之园”与劫后遗址,引导参与者感悟“勿忘历史、振兴中华”的时代命题。

“废墟中的行走是最好的爱国教育。”于桂淑在活动中强调,“导游不仅是历史的转述者,更应是文明火种的传递者。我们要用有温度、有深度的讲述,让每一块砖瓦都成为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参与活动的导游纷纷表示,这种沉浸式培训既提升了专业素养,也深化了对“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解。

image.png

创新培育机制,锻造文旅“先锋队”。

作为北京市导游重点团队建设项目的领军人,于桂淑始终致力于行业人才培养。推荐优秀的导游从业人员加入到重点团队中来。做好导游队伍的传帮带,经常带领导游员到景区学习,更好的提高导游的讲解水平。培养出中级导游员百余人,助力北京文旅产业提质升级。

未来,北京将持续推进“重点团队”的建设,通过专业领军人带动行业整体提升,让更多文旅工作者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图文(吴晗)

领导重要指示和关于旅游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独具特色的中国旅游发展之路。

导游是传播文化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一位导游员的职责。

于桂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游客的每一次好评,都是对我们讲解工作的认可和鼓励!

image.png

作为一名旅游工作者,于桂淑积极参与文化和旅游协会导游分会的公益活动,每次的公益活动,几乎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在烈日炎炎的夏天,和导游分会的领导及其他志愿者在景区为一线导游送爱心清凉包,在一声声谢谢中,送出的是清凉,收获的是温暖。(图文:吴晗)

从圆明园的断柱残础到故宫的金瓦红墙,于桂淑用脚步丈量着北京三千年建城史的厚度。在她看来,导游的麦克风既是传承文明的扩音器,更是连接古今的时空桥。这是金牌导游的坚守与创新,正为“讲好中国故事”写下最鲜活的注脚。


相关新闻

要闻推荐

专题报道